Lexer
整体项目结构
宏观的目录结构如下:
$ tree cs143 -L 1
cs143
├── assignments
├── bin
├── etc
├── examples
├── handouts
├── include
├── lib
└── src
cs143
目录包含了所有实验所需的文件,其中:
include
目录包含了实验所需头文件assignments
目录包含了所有实验所需的源文件,实验过程中只需要修改assignments
目录下的源文件就可以了bin
目录包含了部分实验所需的二进制文件,比如MIPS
模拟器spim
等etc
目录包含了一个名为link-object
的二进制程序examples
目录包含了一些cool
语言写的代码示例handouts
目录包含了实验手册lib
目录包含了一些java
的库文件,如果选择使用C++
来做实验,可以忽略这个目录src
目录包含了实验中所有用到的源文件以及一些二进制文件,不太明白这个目录的意义,但是应该可以忽略
assigments
目录结构如下所示:
$ tree assigments
assigments
├── PA1
│ ├── Makefile
│ ├── README
│ ├── atoi.cl
│ ├── stack.cl
│ ├── stack.s
│ └── stack.test
├── PA2
│ ├── Makefile
│ ├── README
│ ├── cool-lex.cc
│ ├── cool-lex.d
│ ├── cool-lex.o
│ ├── cool.flex
│ ├── handle_flags.cc
│ ├── handle_flags.d
│ ├── handle_flags.o
│ ├── lexer
│ ├── lextest.cc
│ ├── lextest.d
│ ├── lextest.o
│ ├── mycoolc
│ ├── stringtab.cc
│ ├── stringtab.d
│ ├── stringtab.o
│ ├── test.cl
│ ├── test.output
│ ├── utilities.cc
│ ├── utilities.d
│ └── utilities.o
├── PA3
│ ├── Makefile
│ ├── README
│ ├── bad.cl
│ ├── cool-parse.d
│ ├── cool-tree.aps
│ ├── cool-tree.cc
│ ├── cool-tree.d
│ ├── cool-tree.handcode.h
│ ├── cool.output
...
每一个实验所需的源文件都位于单独的目录中,实验使用 make
作为构建工具。
实验提供了标准二进制程序供我们参考,例如PA2中,可以使用 bin/lexer
作为参考程序,当我们实现了自己的词法分析器后,可以对比 bin/lexer
的输出和我们自己写的词法分析器的输出来判断我们的实现是否正确。 examples
目录中有一些 cool
程序可供使用。
Makefile
PA2提供的 Makefile
中,最重要的目标是 lexer
, make lexer
会生成二进制程序 lexer
。
除此之外, dotest
目标会使用生成的 lexer
对测试代码 test.cl
做词法分析。
lexer代码分析
从 main
函数开始
lexer
的入口位于 lextest.cc:main
,它的作用是不断地对命令行参数提供的 cool
源文件进行词法分析,并打印出得到的 tokens
。
主要代码为:
while ((token = cool_yylex()) != 0) {
dump_cool_token(cout, curr_lineno, token, cool_yylval);
}
cool_yylex()
函数会从 fin
文件句柄输入读取字符串(这个功能是在 cool.flex
里通过重新定义 YY_INPUT
宏来实现的),并分析其中的 token
,为了分析不同的文件, main
函数先使用如下代码将文件打开为 fin
文件句柄:
fin = fopen(argv[optind], "r");
cool_yylex()
函数实际上就是 yylex()
函数(使用宏定义实现函数重命名),而 yylex()
函数是由 flex
生成的。
调用 yylex()
函数会去执行 cool.flex
里 rules
中的规则匹配,如果匹配到相应的字符串,会执行对应的 action
。当遇到EOF或者遇到 actions
里的 return
语句后, yylex()
函数返回;当再次调用 yylex()
函数时,会接着分析 fin
中剩余的字符。
关于 yylex()
以及 flex
所生成的其他文件细节,请阅读Flex Manual: Ch.9 The Generated Scanner。
打印 tokens
是通过 TODO
函数来实现的,这里使用到了名为 TODO
的全局变量,这个变量是在 TODO
定义的,并且在 TODO
头文件中通过 extern
导出。
flex
简介
flex
是一款基于 Lex
的词法分析器生成器。它可以用来自动生成用于解析输入流的程序代码。它接受一个词法规则文件作为输入,该文件包含了要匹配的模式以及对应的操作( action
)。 flex
会根据这些规则生成一个C语言程序,该程序可以读入输入流并根据规则进行匹配和解析。
在 flex
中,用户可以使用正则表达式来描述模式。这些模式可以包括字符、字符集、元字符、子表达式等等。在识别出匹配的模式之后, flex
会执行相应的操作,这些操作可以是输出到文件、修改词法分析器状态等等。用户也可以使用自定义的C代码来替代 flex
生成的默认操作(默认操作是将匹配到的模式输出到标准输出中)。
flex
的内部实现是基于 DFA(Deterministic Finite Automaton,确定有限状态自动机)
算法的。 DFA
是一种表示正则表达式的图形化方法,它将每个正则表达式都转化为一个有限状态自动机。在词法分析的过程中, flex
将输入文本逐个字符地与 DFA
中的状态进行匹配,直到匹配到一个终止状态,即可确定匹配到的单词类型。
flex
的内部实现包括两个主要部分:扫描器生成器和扫描器。扫描器生成器是用于生成自定义的词法分析器的工具,它将 flex
输入的规则转化为C语言程序。扫描器是由生成器生成的C语言程序,它接收输入文本并对其进行词法分析,返回匹配到的单词类型和相应的值。
在实现中, flex
使用了许多技术来提高词法分析的性能和效率,例如快速字符串匹配算法、状态压缩、缓存等等。这些技术使得 flex
能够快速地处理大量的输入数据,并生成高效的词法分析器。
充分利用 flex
这一工具
flex
常用于编译器和解释器的开发中,它可以生成高效且可靠的词法分析器,帮助程序员简化词法分析的实现过程。
在PA1中,我们使用 flex
来实现语法分析器。
使用 flex
进行词法分析的一般步骤如下:
- 定义词法规则:使用正则表达式定义词法单元(token)的模式和匹配规则。例如,可以定义一个词法规则,使得在输入文本中匹配到数字串时识别出它是一个数字类型的词法单元。
- 生成词法分析器代码:使用flex工具将词法规则文件转化为C语言词法分析器代码。
- 编译和链接:将生成的C语言词法分析器代码编译成可执行程序,并将其链接到主程序中。
- 运行程序:输入要分析的文本,词法分析器会根据预定义的规则逐个识别单词,并输出匹配到的词法单元类型和值。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例子,用于匹配最简单的算术表达式:
定义词法规则(.flex)文件
%{ #include <stdio.h> %} %% [0-9]+ { printf("NUMBER %s\n", yytext); } [-+*/()] { printf("OPERATOR %c\n", yytext[0]); } [ \t\n] { /* ignore whitespace */ } . { printf("INVALID %c\n", yytext[0]); } %% int main() { yylex(); return 0; }
使用
flex
生成词法分析器代码(C语言代码):$ flex lexer.flex
上述命令会生成名为
lex.yy.c
的文件。编译并链接生成的C文件:
$ gcc -o lexer lex.yy.c -lfl
运行程序:
$ ./lexer < input.txt
其中,
input.txt
内容如下:1 + 2 * 3 - (4 / 2)
运行程序后会得到如下输出:
NUMBER 1 OPERATOR + NUMBER 2 OPERATOR * NUMBER 3 OPERATOR - OPERATOR ( NUMBER 4 OPERATOR / NUMBER 2 OPERATOR )
为了使用 flex
对 cool
程序进行词法分析,需要定义 cool
的词法规则。
我们要做的任务
我们要做的任务主要是使用 flex
对 cool
的词法规则进行说明。
编写词法规则的一般步骤如下:
- 使用正则表达式定义词法单元的模式和匹配规则。
- 将每个模式与对应的动作(action)关联起来。动作是在匹配到相应模式时要执行的C语言代码。
- 在规则文件的头部声明C语言头文件和其他需要使用的库或函数。
- 在规则文件的主体部分定义每个词法单元的模式和对应的动作。
flex
的规则及动作编写方法细节请参考手册。
以 INT_CONST
为例,需要先在 lexer.flex
文件的 definitions
部分使用正则表达式定义整数的模式,接着在 rules
部分定义匹配到 INT_CONST
后该执行什么操作。从 lexer.flex
截取出的代码如下:
%{
...
%}
...
DIGIT [0-9]
%%
{DIGIT}+ {
yylval.symbol = inttable.add_string(yytext);
return INT_CONST;
}
%%
...
我们在 definitions
部分定义了 DIGIT
的模式为0-9的数字,并在 rules
部分说明了,匹配到若干个 DIGIT
( {DIGIT}+
)后,调用 add_string
函数将 yytext
添加到 inttable
中,同时设置全局变量 yylval.symbol
为这个 token
的指针,方便后面使用;最后返回这个 token
的类型 INT_CONST
。 flex
实际上会把我们这里编写的 rules
代码原封不动地粘贴到 yylex
函数中,也就是说,在我们调用 yylex
函数的时候,如果匹配到 {DIGIT}+=, =yylex
函数会返回 INT_CONST
。(所以在 lextest.cc
的 main
函数中,其实是在不断地执行 yylex()
函数来获取每一个 token
)
接着,只需要按照上述方式把其他规则描述出来即可。这里就不贴其他的规则实现了。